去年11月24日,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政府大院格外热闹,各村代表、种植大户和大型农旅企业人员积极参与由民盟广东省委会组织的乡村振兴电商培训班。“在朋友圈卖产品效果不太好,一直希望有专业的老师教教我们,现在终于盼来了!”村民丘福盛兴奋地说。
这场培训是民盟广东省委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局的缩影。自2017年换届以来,民盟广东省第十五届委员会在民盟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秉承“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和“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全省盟员切实践行“四新”“三好”要求,扎实推进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建设,紧密围绕中共广东省委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政治引领 凝聚思想共识
2019年4月,全国首家省级民盟盟史研究院——广东民盟盟史研究院,与广东民盟盟史馆同日在广州成立。如今,该馆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各级民盟组织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共接待全国盟员参观学习、培训交流220余批次,近1.2万人次。
过去五年来,民盟广东省委会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理论学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学习研究平台等方式,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建设新途径新方法,积极引导广大盟员不忘合作初心、勇担时代使命,持续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民盟广东省委会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建立并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把学习作为主委会议、常委会会议和全会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自身建设各方面和履职工作全过程。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各级盟组织以集体学习、专题报告、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教育引导广大盟员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去年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民盟广东省委会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和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撰写学习文章、专题会议培训、主题宣讲、征集意见等方式,引导和推动全省盟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此外,与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民盟成立80周年等重大活动相结合,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注重发挥盟史资源优势,民盟广东省委会着力打造广东民盟历史教育与研究平台、思想建设与学习交流平台。全省建成盟史馆3个,新建民盟传统教育基地2个、盟员之家76个,依托盟史馆和民盟传统教育基地举办民盟历史传统教育现场会、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会、盟员之家建设交流会和各类学习培训活动。深度挖掘盟史资源,举办“风雨同舟 正道直行”多党合作历史展,与辛亥革命纪念馆等联合举办“一身正气留人间——张澜生平事迹展”。
建言献策助推广东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民盟广东省委会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彰显界别特色,聚焦“1+1+9”工作部署和群众关切的重大民生领域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履职成果质量和实效,为推动我省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就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着力开展“参政议政质量提升年”活动,出台《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参政议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批制度文件,建立参政议政工作量化考核和表彰机制,新设立生态环境委员会和健康卫生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面貌为之一新。五年来,完成14项民盟中央课题,承接11次民盟中央重点调研,为20份全国政协大会发言和提案提供基础素材;其中6篇“直通车”建议获省主要领导批示;共有38篇省政协大会发言,118件省政协集体提案,20件优秀提案,13次获省领导重点督办;1303篇社情民意信息,有423篇获有关部门采用;多篇政策建议、社情民意信息获领导批示;连续五年在民盟中央参政议政工作评比中获得表彰,连续五年荣获“民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寻找合力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粤港澳大湾区亟待打造跨区域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在2018年省政协大会上,民盟广东省委会负责人作了《关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协同发展机制的建议》口头发言,该提案被列入省长重点督办提案。2019年至今,围绕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先后提交提案21件,其中《大力推进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脊梁”》被列入省委书记督办系列重点提案,对推动广深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加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点平台对接,以创新驱动引领高水平“双城”联动和高质量“双区”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育科技是民盟的主界别。五年来,围绕教育科技主题,民盟广东省委会提交提案24件。其中,《进一步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我省知识创新水平》《关于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机制,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两件提案被列入省长重点督办系列提案;《关于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全力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双减”背景下促进学校教育减负增效的建议》被选为省政协大会口头发言。《广东省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问题与对策》作为“直通车”建议获省领导批示。
聚焦群众关切的重大民生问题,民盟广东省委会创新提案工作机制,针对养老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连续五年就社会养老服务、小区适老化改造、智慧社区养老等问题向省政协大会提交相关提案,持续推动提案建议落地,再就落地中发现的新问题建言。比如提出《关于推进我省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建议》《大力推进医养结合,促进养老服务发展》《关于支持我省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的建议》等系列提案,为我省有关政策出台和机制完善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省建立省级养老服务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养老服务发展;珠三角各市和湛江、云浮等地相继设立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全省各地普遍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初步实现了从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向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转型,推动广东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助力脱贫攻坚 服务乡村振兴
五年来,民盟广东省委会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围绕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抗击新冠疫情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实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2014年开始助力清远改革发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民盟广东省委会自2018年起定点帮扶清远市清新区,开展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和为期十年的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通过实施同心调研、助推产业振兴、服务社会民生、干部挂职锻炼等行动,助力清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组织专家先后赴清新区8镇40个贫困村调研座谈、入户走访贫困户,向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清远市委报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年度工作报告,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回头看”,研究因疫情导致的返贫风险等新情况新挑战,提出意见建议,为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
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民盟广东省委会注重从村、镇、区三个层面同时发力。教育、医疗、科技界别特色凸显,五年来组织盟员专家100多人次开展各种形式的医疗帮扶活动60多次,培训医务人员近700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超5000人次;线上线下支教活动齐开展,培训乡村教师和学生上万人次;挂牌成立“民盟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工作站”,送科技下乡,协助帮扶地区农村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良品种培育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