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茂名市不断探索具有茂名特色的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践路径,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效能,实现了实践创新基地县域全覆盖,建成省级创新实践基地1个、市级1个、县级3个。
高标准谋划,打造特色实践创新基地“茂名样本”
科学规划设计,出台《2021—2025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发展实施方案》,围绕茂名“五棵树一条鱼”品牌特色,制定茂名市“八有+特色”标准,建立“八有+产业融合发展”“八有+粤菜师傅培训”“八有+农副产品支撑”示范基地3个,为创建特色实践创新示范基地提供了“茂名样本”。
加强制度供给,精准制定茂名市新阶联章程,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严肃准入关、政审关;制定市新阶联工作指引,各机构严格按照指引权责开展活动;制定市新阶联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审核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制定市新阶联公众号、微信群管理制度,做好舆情分类、预测、预警和处理机制。在实践创新基地建立统战工作室探索信息收集、联系沟通、多元参与、成果转化推广等常态工作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参与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共建共享。
高站位引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向心力不断强化
坚持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每个季度开展“统战学习讲堂”专题讲座;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参与“寻美•中国”主题活动、“南粤新风采•奋进新征程”文艺汇演线上直播活动;坚持以实践创新基地为依托,持续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理论学习交流,把基地建设成为增进共识的思想教育阵地,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引领。
深化联谊交友,茂名市委统战部领导对口联系指导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市委统战部领导多次走访实践创新基地,参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活动,有效架起与新阶层人士之间的沟通桥梁。
开展“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及“颂歌送给党•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6场次;围绕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座谈研讨、巡回宣讲20多场次;围绕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主题调研。
高质量推动,打造高素质代表人士队伍
结合学历、贡献度、活跃度等指标,从全市新阶层代表人士筛选“领头雁”50余人,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发挥代表人士头雁作用。
以实践创新基地为载体,分类开展就业、创业等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质素。如,省级实践创新基地茂名六韬创意产业园与五所大专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创业基地。
推进“数字统战”工作,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数据库,把35万新阶层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范畴,强化人才梯队储备。建立实践创新基地统战工作室,发现、培养、壮大新阶联骨干队伍。建立统战工作联络员制度,加强与实践创新基地沟通协调,帮助解决活动场所等实际问题,实现基地健康发展与新阶层人士健康成长的“双赢”。
高效能运转,发挥创新实践基地更大作用
制订市(区、县级市)两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组织工作建设标准,坚持“成熟一个成立一个,成立一个规范一个”,最大限度把分散的社会人变为有组织的人,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从统战工作对象转变为统战工作力量。成立法律、环保、慈善和网络四大同心服务团,开展同心公益慈善活动。
加大政治安排力度,积极争取、推荐优秀代表人士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职能部门特约监督员,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人;担任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95人。发挥新阶层人士特色优势,开通建言献策“直通车”等征集意见建议渠道,围绕茂名市委“1+4+6”中心工作,开展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开展社会服务等。
依托新的社会阶层庞大的网络主播队伍,致力推广“一村居一直播间”,打造“短视频+直播带货”孵化基地,实施万名“村播”培养计划,助力荔枝销售超过200万斤,番石榴超过150万斤,辣椒超过1000万斤,化橘红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三华李销售超过200万元。助力“春风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巾帼心向党 助力乡村振兴”网络招聘,提供招聘岗位1200多个。
引导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争当乡村振兴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讲好茂名故事,传播茂名“好声音”。开展“茂名市新阶联助力文明茂名系列活动”,把新阶联打造成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成立“文艺小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薛永嘉创作《有一种味道叫做家乡》《归来仍是少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缘是茂名荔枝来》成为网络传唱度极高网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