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服务“两个健康” 积攒前进力量 惠州市工商联凝心聚力推动惠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2-12-30 18:17:25 来源: 惠州日报、惠州市委统战部
【打印】 【字体:

  图片说明

  惠州市工商联法律工作委员会走进市巴蜀商会开展普法宣传。

  12月14日,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重磅发布“2022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2022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2广东省服务业民营企业50强”三个榜单,惠州3家企业突围上榜,其中,惠州TCL(集团)、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居“2022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7名和第80名、“2022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第4名和第42名;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居“2022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第96名。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今年以来,惠州市工商联强化政治引领,聚焦中心工作,奋力推动服务“两个健康”工作走深走实,为惠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攒前进力量。

  “五个第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营经济领域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惠州市工商联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市直单位第一个在东江干部学院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并组建企业家宣讲队进县(区)工商联、进“两新”组织、进企业;在十一届一次常委会、二次执委会的第一现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分享学习心得体会;第一次在市委党校为党外中青班学员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工商联故事;第一时间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发起“认耕撂荒田 共走振兴路”活动,惠州市湖北商会、巴蜀商会等商协会和胜宏科技、九联科技等企业踊跃响应。

  “五个第一”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营经济领域落地生根是惠州市工商联强化政治引领的一个缩影。“服务‘两个健康’,指的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是工商联的工作主线。”惠州市工商联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惠州市工商联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两个健康”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例如,惠州市工商联承办了全市89名副处以上领导干部“政治生日”活动,举办党员民营企业家“政治生日暨乡村振兴有我”主题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庆祝建党101周年主题党日活动等,不断增进民营企业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激励民营企业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惠州市工商联服务“两个健康”工作走深走实,结出了硕果。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授予惠州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其中5人来自市工商联,1人来自惠阳区工商联;授予惠州2家企业“广东省光彩事业贡献奖”,其中1家为市工商联主席企业,1家为惠东县工商联副会长企业。市女企业家协会党支部等3个基层党组织被推荐参评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在今年10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惠州市非公党委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一组建,当晚100多名工商联系统基层党员积极报名。惠州市蛟龙应急救援中心党支部召集36名志愿者赴东信新苑等7个核酸点协助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惠州市巴蜀商会党支部、天志家居党支部的党员们分别在江北街道和小金口街道开展抗疫防控工作;TCL科技集团党委、华阳集团党委积极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党员担当核酸检测信息员、秩序维护员,呼吁员工留厂过节和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惠州市天虹党支部调动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调度货源、送货到封控区,全力保障物资供应……据统计,市工商联系统累计2100多人次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赠物资价值约30万元,为快速围住、捞干、扑灭本土疫情作出贡献。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聚力实施“三大工程”

  今年1~10月,惠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183.28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增加值2000.86亿元,同比增长8.2%,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升,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今年第一季度,惠州市工商联开展了惠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深调研”,深入分析梳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近期,惠州市工商联围绕“深调研”成果转化,出台了《聚力实施推动惠州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大工程”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惠企招商、强企服务、惠商培育“三大工程”共19项重点任务,并成立市工商联“三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招商引资、专项培训、宣传推介和服务民企等5个工作组,全力推动“三大工程”见行见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民营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惠州市工商联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整合集聚发展资源,主动融入全市产业大招商格局,大力提升服务企业意识,着力提高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能力,锻造一批具有“惠商”精神的未来企业家,为推动惠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惠商培育工程备受惠州市企业界关注。根据方案,惠州市工商联计划建立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实施青年企业家导师制,以助育结合、导训结合等方式强化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培养和代际传承;建立兼职领导轮值和新会员见面会制度,每月组织开展学习培训、走访交流、商务考察等活动,提升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等。

  “市工商联将坚持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拓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发现渠道、选拔机制,突出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培养和代际传承。”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惠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涛如是总结惠商培育工程。

  69个商协会454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

  仅仅两个月,惠东县白盆珠镇双金村的撂荒田转身变成水果玉米种植基地。近日,市工商联大力推广广东新亮点农业有限公司农业生态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创建了“山货出山”“乡品出乡”农特产包装设计配送营销模式,成为惠州民企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今年以来,惠州市工商联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工作,69个商协会、454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助力行动,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物资合计1655万余元;在赴黔西南州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和商贸考察中,6家主席(会长)企业向黔西南捐赠200万元定向帮扶资金,15家民营企业捐赠助学金55.5万元,资助黔西南州37名在校大学生。

  此外,惠州市工商联还积极引导商协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担当,组织商协会、企业到49个重点帮扶镇走访慰问551户困难户,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总计约51.86万元;与市揭阳商会、市东北经济促进会等为龙门县龙华镇提供罗汉果推广种植资金15万元并当年获得收益;协调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市宜春商会为龙门县龙田镇邬村党群服务中心解决5万元办公设备;与市残联携手开展“精准助残 携手小康”帮扶活动,深入20个镇(街)纳入省级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的残疾人家庭进行实地调研评估,筛查111户残疾人家庭,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开展帮扶活动等。

  惠州市工商联还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帮助,组织开展了博罗县观音阁镇抗疫物资捐赠暨关爱未成年人“点亮星空行动”,搭建起政企合作帮扶困境儿童的成长平台;携手市巴蜀商会向市星星家园互助中心捐赠了2万元帮助残疾儿童等。

  2023年,惠州市工商联将聚焦“两项服务”全面开展工作。一是聚焦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擦亮“万企兴万村”和“东西部协作”两个品牌。据介绍,市工商联将继续发动10家商协会、50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助力行动和“精准助残 携手小康”帮扶活动;以惠东“新亮点”农业项目为样板,以“认耕撂荒地 共走振兴路”活动为抓手,广泛发动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参与进来,引导民营经济资本主动下乡联农带农富农,助力惠州乡村振兴持续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前列;组织市、县(区)两级工商联赴黔西南州开展东西部协作交流和商贸考察,探索协作帮扶方式、产业帮扶项目、捐赠资金使用等,进一步扩大两地协作交流面。二是聚焦服务民营经济,用心用情用力促进“两个健康”。接下来,惠州市工商联将加强与市发改、工信、人社、商务、检察院、法院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协作联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和政银企合作平台;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帮助涉案企业开展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坚持办好用好政企“直通车”平台,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经营和发展最现实的问题;结合全联“网上工商联”建设和惠州数字化建设有关要求,着力推进“惠企平台3.0”建设,以数字赋能精准服务“两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