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阳江创新“统战+N”模式,探索基层统战工作新路径

时间: 2023-10-27 17:56:42 来源: 南方+
【打印】 【字体:

  2022年底,在省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阳江投入400多万元,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模式,对照“6个有”标准,探索“统战+N”工作法,广泛凝聚共识、引领整合统战资源,聚党外人士、乡贤、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多方力量,实现基层党建与统战工作齐头共进。

“统战+组织架构”,夯实统战基础

  阳江印发了《中共阳江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推动阳江市基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明确从7个方面加强基层统战工作,为加强基层统战工作注入强心针。

  目前,阳江48个镇(街道)都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852条村(社区)全部配备兼职统战工作联络员,完善了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基层网络。

  通过下发《关于全市开展镇(街道)、村(社区)统一战线工作室(站)建设工作的通知》,阳江全面启动统一战线工作室(站)试点打造工作,以统一战线工作室(站)的建立作为破解基层统战工作难题的关键一招。截至今年10月,全市共新建成统一战线工作室(站)6个、统战创新实践基地1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1个。试点覆盖6个县(市、区)涉及统战、宗教、侨务、新的社会阶层等领域。

“统战+乡贤资源”,推动招商引资

  阳江建立完善了乡贤信息库,紧密与乡贤联系,善用乡贤资源,鼓励和引导旅居海外、港澳台的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带回一些客人、引进一批项目、贡献一个点子,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说明

  目前,阳江籍乡贤多个项目成功在阳江落地,累计投资100多亿元。通过实施“11234”新乡贤反哺工程,发动了约3万名乡贤助力全市乡村振兴,累计带动社会力量直接投入13亿元。

  阳江充分发挥镇(街道)商会和异地商会的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推介全市的发展规划蓝图,有效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引进外资企业2间、吸引境外投资3.2亿元。同时,通过启动阳江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新阶联结对助力9个镇(街道)“百千万工程”,开展“4个同心行动”,发动132家企业援建民生项目和经济项目32个,筹集资金4亿元。

“统战+同心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阳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家乡办实事”为抓手,引导党外人士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在协调化解矛盾、宣传政策法规、联络民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乡村自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联合各民主党派和知联会,扎实开展“捐书助学”“爱心义诊”“关爱孤寡老人”等社会服务活动。

  联合“侨胞之家”,开展侨界帮扶、维护侨益等富有“侨”特色的活动,努力打造侨界文化阵地、侨胞精神家园、侨胞服务载体。

  联合工商联、商会,配合开展“阳商·面对面”“12行·12问”,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合新阶联开展“新力建功”活动,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我为阳江蓝添一份绿”植树活动、“漠阳同心·绿美阳江”——我与小树共成长阳港澳台侨青少年义务植树活动。

“统战+红色文旅”,讲好统战故事

  阳江以统一战线工作室(站)为基层统战宣传主阵地,全面深入宣传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统一战线史和先进人物。打造“党建公园—民族树—统战创新实践基地—中共沙扒特支旧址—海边盐场”的参观路径,推动阳西县渡头村打造统战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阳江建成了“江城统战史长廊”,其中“剃头支部”的故事耳熟能详,让统战的声音更加贴近群众,让统战的历史更加深入脑海。建设了“净业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设立文联区、书画区、风筝区、漆画区等4个文化区,用阳江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

  目前,阳江全市建成统战红色线路6条。通过打造阳江市华文教育精品研学路线,举办2期“漠阳同心·港澳台侨青少年中华文化体验夏令营”,根植漠阳文化、讲好阳江故事。依托“南海1号”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传播古代丝绸之路历史和阳江海丝文化,促进两地广泛交流合作。依托阳春潭簕红色展馆、阳西边海红色展馆、阳东恩阳台独立大队展览馆,打造基层统战参观路线,组织成员重温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统战成员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