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湛江市委统战部坚持把准同心引领“着力点”,扩大选育管用“覆盖面”的工作方法,以“点线面”绘就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新画卷”,为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坚持把准同心引领“着力点”
在凝聚共识中筑牢圆心
强化思想引导。通过举办2023年湛江市各民主党派骨干和基层统战干部培训班和2023年湛江市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代表培训班等,引导党外人士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围绕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条例》《实施意见》等统战政策理论解读,累计开展学习培训、宣讲宣传、主题征文、研讨交流等活动13场,参与人数超过1500人次。支持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市各民主党派把握大局、服务大局、助力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围绕中心大局“主题线”
在服务发展中延长半径
擦亮政党协商品牌。协助市委制定并落实年度政党协商计划,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党委全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重大政策出台、重要人事事项等有关重大事项开展市级层面政党协商活动7次,书面献策22条、“直通车”建言12人次。认真落实市党政领导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采取谈心交流、走访慰问、邀请开展调研、参加有关活动等形式广交深交党外代表人士,不断擦亮政党协商工作品牌。
深入调研积极献策。支持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新阶联围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代化海洋牧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预制菜产业等12个重点课题,通过提交专题调研报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意见建议等途径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全年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联合调研70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30篇,提交省、市政协提案158件,市人大建议39件。
释放民主监督效能。引导市各民主党派对中共湛江市委委托的“市十件民生实事”之“深入推进危旧桥梁改造整治,提升群众安全出行水平”工作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明确市各民主党派重点监督内容和对口安排,支持市各民主党派通过走访调研、实地察看、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危旧桥梁整治改造情况,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督办意见11条。
坚持扩大选育管用“覆盖面”
在夯基垒台中延伸触角
建好党外人才“蓄水池”。深入党外人才比较集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单位,通过数据采集、座谈调研、实地走访等形式系统了解湛江党外人才队伍总体情况和结构特点,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新一轮全市范围内党外干部情况摸底调查,动态更新全市正科级以上党外干部数据,掌握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外干部。目前全市经过认定的省级无党派代表人士14人、市级无党派人士100人。2023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党外人士培训班66期,选送50名民主党派干部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培训党外代表人士2156人次,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奠定良好基础。
用好选拔机制“动力源”。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树立动态理念,开阔选人视野,规范推荐程序。健全党外代表人士数据信息库,把全市符合条件的党外人才纳入数据库,充实党外代表人士后备人才库,重点加强对中青年党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和选拔。积极发挥市委统战部、市委组织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荐党外干部,进一步优化提升党外干部队伍的结构层次,有力提振党外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搭好作用发挥“大舞台”。发挥湛江统一战线智库平台“智囊团”作用,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围绕践行“三化三大”发展思路,在网络统战工作、湛江海域养殖装备、打造南繁海水种业硅谷、空港经济区等18个研究方向的18项课题开展研究,形成18份成果报告。引导市8个民主党派、市新阶联与9个县(市、区)的9条革命老区村庄开展结对帮扶,形成“9+9+9”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发挥党外人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助力“百千万工程”。引导市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等出资46.4万元在坡头区高岭村建设八大民主党派创始人雕塑园和同心园,打造湛江统一战线教育基地,推动“九三学社中央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坡头区高岭村,引导市各民主党派集智聚力支持坡头镇的“典型镇”建设,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