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高度重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推动莞港澳台青年交往交流交融。2022年,东莞市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特色资源、平台、项目等优势,积极搭建国情教育、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实体阵地,有效促进莞港澳台青少年实现更广范围交往、更宽领域交流、更深层次交融。全年举办各类交流品牌活动共计16个大项300多场,提供港澳台青年就业实习岗位超过500个,累计组织超过6000人次港澳台青年在莞交流,超过1.2万人次港澳台青年线上参加活动。
以“通”促融,大力推进平台建设,畅通交往交流交融渠道
把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平台作为促进莞港澳台青年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衔接和服务协同,完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拓宽就业创业空间,营造优质工作生活环境,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来莞创新创业。充分发挥“1+59”香港莞籍社团、17个澳门莞籍社团以及“1+32”市镇两级港人联谊组织等社团组织功能作用,打造“青春你我荟莞邑”莞台港澳青少年交流平台,针对港澳青少年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开展各类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全国第二家港澳子弟学校落户东莞并揭牌办学,积极探索三地教育发展新模式,为定居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子女提供更多就读选择。举办2022大湾区莞澳发展青年论坛,两地青年就经济、文化、科技、现代服务业、新媒体发展等领域进行热烈讨论。组织开展省级展会台博会,设立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馆、电子零组件馆、海峡两岸农业科技馆、智慧照明馆、防疫用品生物科技馆等展馆,推动两岸在青年创业、农业、防疫用品、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以“惠”促融,贴近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需求,推动融入湾区发展
着力培养“双创”人才,用活用好东莞市“1+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平台,进一步健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实施“莞港花开·师友计划”,物色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港澳青年代表作为导师开展1对1辅导,依托松山湖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资源,帮助学员在大湾区成长成才。举办台湾青年专场网络招聘会,采取“先摸清需求、后开发或匹配岗位”方式,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实施“伙伴计划”,培养一批熟悉港澳文化、具有创业意愿和专业能力的东莞青年与港澳青年结对创业,举办文化辅导、实践交流、人才论坛等活动,切实推动莞港澳青年共融发展。举办港澳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组织一批港澳大学生到松山湖金融财税、教育科技、人力资源服务等行业领域实习,帮助融入大湾区就业创业环境。
以“情”促融,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港澳台青年力量
充分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庆,以及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香港回归25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港澳莞籍青少年、青年台商、台属代表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会,并以“知史爱国 湾区同心”系列主题国情培训班为抓手,帮助其认清国家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依托鸦片战争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东深供水工程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助荷花节、游园会、龙舟节等东莞特色节庆,推动市镇两级广泛邀请港澳台青年,开展参观、敬老服务、舞狮教学、龙舟体验、红荔飘香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促进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理解与感悟。突出宣传效应,组织举办“莞香花飘台”大型图片展、“台湾青年岭南行”之国防学习体验营、“台商一起来 融入大湾区”、“东莞再出发”两岸故事汇等活动,展示在莞台胞生活创业、发光发热的真实情况。在年初香港疫情较为严峻时刻,支持香港莞籍青年成立“爱心车队”,深入参与一线抗疫帮扶工作,积极落区开展服务。顺应潮流文化,举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音乐会、2022莞台港澳青少年文艺联欢会等活动,并邀请香港莞籍知名明星致辞宣传,进一步提升莞港澳台青年交流互动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