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陈伟南先生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称,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先生,于2023年3月20日傍晚在香港港怡医院安详逝世,享年106岁。陈伟南先生追思送别仪式将于4月15日在香港举行。
作为著名侨领、香港爱国实业家,陈伟南先生向来热心公益,对故乡祖国一往情深。为了家乡繁荣富强、文教昌盛,他慷慨捐资。
“事业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陈伟南先生的人生理念。作为潮籍乡亲的杰出代表,陈伟南先生的名字家喻户晓。同时,他也是中国百年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巨变、改革开放的亲历者。
他爱国爱港爱乡,常年奔波在潮汕三市与港澳之间。一次次慷慨解囊,投身家乡建设;一次次身体力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大潮汕融合发展,生动诠释“爱国爱乡,感恩奉献”为核心的“伟南精神”。
多年来,陈伟南先生所获荣誉甚多:香港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勋章;广州、汕头、潮州、揭阳四市“荣誉市民”称号;广东省政府颁授南粤慈善家;潮州市政府授予弘扬潮人精神特别贡献奖;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8126号小行星命名为陈伟南星。
回想起15年前,2008年11月11日,广东省首届粤东侨博会在汕头召开。陈伟南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下午的论坛,并用家乡话进行了一番感人至深的发言。
希望能够重现童年的家乡盛况
当时,陈伟南先生已是九旬高龄。一上台,他就用家乡话潮州话说:“各位朋友,各位学者,我上午好不容易过了一关,说普通话实在好辛苦,现在没办法了,这是家乡的事,请允许我说家乡话。”
话音未落,全场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原来,在当天上午的开幕式上,陈伟南先生作为潮商侨领代表发言,他一开口,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引得场下观众好一阵笑。他正色道:“今天有中央和省里的领导来,我说普通话。说得不好不要笑,你们一笑,我就说不出来了。”
观众一听,笑得更欢了。陈老先生又插了一句话:“我九十岁了,第一次来这里说普通话,今天是首届侨博会开幕的好日子,我有幸应邀与会,深感高兴。”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论坛上,陈老先生的演讲也是饱含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他说,侨博会将有助于凝聚侨心、侨力,加快粤东发展步伐,重振当年雄风。在他童年时候,汕头的商埠是全国十大商埠之一,全国各地其他地方都来汕头买货,现在那种场景已经久远。“我是土生土长的潮汕之子,尽管旅居海外,离开家乡到香港70多年,但对家乡的发展仍然很牵挂。数十年来,我亲眼看到粤东的兴衰史,当家乡发展的步伐停滞不前时,实在心中难过,希望家乡尽早向更繁荣小康迈进。”
老华侨追忆“红头船”和“侨批”
演讲中,陈老先生感慨地回忆起“红头船”和“侨批”的故事。
“以前海上交通就是一艘红头船,在大海漂浮,幸运者遇到风平浪静,顺利到达目的地,假如遇到风浪,就葬身海底。出海消失了的不知道有多少,现在想起来,十分痛心。”
侨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寄回国内的汇款,其中绝大部分附有家书。“家里人如果收不到侨批,就赶紧去拜老爷(拜佛),因为如果没来就说明人死了。”
他说,先辈们大部分没文化,出外谋生只能做劳力,所以先人出洋谋生是有很多的血泪史,以及出卖劳动力奋斗成功的光荣史。“你们这些后生(年轻人)要知道先人的辛苦。”
他也颇为骄傲地讲到,现在祖国强大起来了,身为中国人民很自豪。潮汕一带大大小小有3000多间华侨捐建的中小大学,培养了很多人才。如果一个国家要富强,完善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自强不息,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说出这句话时,老华侨的语速缓慢,但神情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