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GDP达3800.70亿元,同比增长4.3%,继上半年之后再登全省首位。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升,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南方+记者了解到,惠州市委统战部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通过建立“三同机制”推动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注入新动能。
建立基础信息“同享”机制
为全面掌握惠州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基本情况,惠州市委统战部今年创新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思想状况统计分析系统,联合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经济职能部门,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81万市场主体注册数据与自主开发的“惠州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思想状况统计分析系统”进行实时共享联通,全面摸清惠州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及其企业的基本情况。
通过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惠州市委统战部进一步了解掌握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群体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利益要求、政治愿望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情况,为切实增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推荐使用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建立谈心谈话“同心”机制
惠州市委统战部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谈心谈话会,通过“一对一”谈心,传递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企业和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重视与关怀,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反映合理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坚定发展信心。
惠州市委统战部进一步了解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动态,对遇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带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建立政企沟通“同商”机制
为探索建立“政企面对面”平台,惠州市委统战部依托市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协作机制,牵头市工商联、发改局、工信局、市监局、税务局等经济职能部门,召开民营经济专题协调会,邀请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会。
通过召开协调会,惠州市委统战部多渠道收集非公企业家思想动态、企业经营状况及其他诉求,并针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提出的问题,现场由相关部门作政策解答和互动交流;对无法现场解答的问题,由惠州市委统战部牵头汇总,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家反映的问题、建议认真分析研究,着力打通非公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不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非公企业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