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助力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广东“放大招”了!

时间: 2024-01-16 14:48:35 来源: 南方+
【打印】 【字体:

  外部环境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坚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心。

  撑民营经济,广东又“放大招”了!

  1月12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正式公开发布。30条措施全部聚焦在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紧抓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开放发展。

  不难看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广东有目标、有行动、更有紧迫感。

  “广东是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好。”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实施意见》从发展环境、法制保障、改革创新以及加强资金、人才、土地、数据要素支持等多方面给出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可操作性指引,许多条款直击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和民营企业的痛点,多措并举解难题,指明方向和路径。

  广东这次“开大”,为民营企业披了哪些荆、斩了哪些棘?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优化?又如何给企业家以确定性和信心,让他们更敢投、更敢干?

  “奔头”从何而来?

  “敢闯”是广东民营经济最鲜明的特质。广东企业家爱说“食自己”,食的是敢闯敢拼的精神。

  企业的这股“闯劲儿”,来自于“有奔头”。“奔头”从何而来?

  来自于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实施意见》提出,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广东将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并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优势,推动民营企业在粤港澳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在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依法依规完成招投标的政府投资项目,不得要求施工单位垫资建设,不得以民营企业中标为由滞缓资金拨付、决算审计“加码”。

  此外,广东还将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

  “目前,民企面临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交易壁垒等发展阻碍,加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营商环境亟需完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实施意见》强调营商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破除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隐性壁垒,督促地方政府提高服务的公开透明性,从而提升民企的发展信心。

  法治保障是营商环境确定性的底座支撑,它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企业也对经营行为有了预期。

图片说明

  广东将在全省范围内统一行政执法规范,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基准并向社会公开,杜绝选择性执法和让企业“自证清白”式监管;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减免责清单制度,完善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具体举措。

  广东还将建立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依法做好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办理工作,推动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落实逾期尚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强制披露制度。

  同时,广东还将建立重点线索督查制度,将化解拖欠账款工作情况纳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依法准确审慎适用涉产权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并加大力度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政府要适当简政放权,完善司法制度,把政府服务、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搞好,为民企营造更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

  郭万达认为,《实施意见》的一大亮点,是强调政府要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公正的法制环境、更完善的营商环境,解决民企面临的资金、土地、资源保障等问题,助力民企稳信心、稳预期。

  预期有了,信心有了,企业的向上的动力也就有了。

  抓营商环境,抓什么?

  如此紧抓营商环境,广东要抓出个什么?

  道理很简单——营商环境好,企业信心强,发展动力就足。

  广东民营企业的力量实在不容小觑。2023年,广东登记在册民营企业724.8万户,同比增长9.4%,个体工商户1019.9万户,同比增长12.2%,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民营经济主体占全省经营主体总量96%以上。

  更遑论,厚植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一直都是重要主体。

  2023年,广东登记在册“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257.7万户,占企业总量的32.9%。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

  在改革创新这件事上,怎么能让民营企业更能“整活儿”、整出“好活儿”?

  广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提出,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鼓励民营企业独立或联合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

  “科技领先战略一定要放在核心地位,美的还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在市场变化时的应变能力。”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表示,美的集团2023年度研发投入再创新高,预计达130亿元。

图片说明

  “美的将更加坚定地进行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人才结构,打造研究型组织,继续引入领军型专家。同时,进一步加大海外研发组织布局和加强本土化建设,扩大美国研发中心规模,与日本、德国研发中心形成体系。”方洪波表示,美的还将进行财经、人力资源等政策上的变革创新,包括激励、福利、服务等各个层面,实施科技领先战略。

  民营企业重要,广东也不止盯着几家大企业看。沿着产业生态链“精准滴灌”,广东正形成全新的梯度培育体系。

  广东将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民营企业培育计划,打造科技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世界一流企业群。同时,加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政策支持力度,力争5年建设15个国家级和100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

  为引导民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广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投资项目。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民营企业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力量。《实施意见》鼓励民营企业全面参与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制造强省建设等重点工作。

  “《实施意见》出台非常及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参与了某省级‘百千万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的相关智能化的设计建设工作,希望政策细化能有更多的实质性的政策条款支持民企发展。”广州隽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方阳麟说。

  “优”上如何再加“优”?

  在广东,一天的时间能干什么?

  你可以起床喝个早茶,去东山口City Walk,这是广东的闲适;也可以圆自己的“创业梦”,去开办一家企业,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35天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这是广东的效率和服务。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但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因为在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的当下,营商环境的PK是产业往哪儿走的重要考量之一。

  那么,“优”上如何再加“优”?

  《实施意见》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和数据要素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加强资源要素供给保障的举措。

  在强化资金支持方面,广东将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建立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增加信用贷和中长期贷款,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

  “从埋头做研究转向竞逐市场,高新技术企业非常需要《实施意见》指引方向。”“小巨人”企业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昊说,在贷款贴息、研发费用以及市场推广方面,希望更多的政策条款支持民企发展,可以给优质民企更多的机会。

  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和省有关人才专项,加快引育集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优粤卡,按规定提供户籍办理、安居保障、医疗保健等方面支持。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培育建设产业创新人才平台,支持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和制造业新工匠。

  “《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指向明确的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举例,比如提出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推动涉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贴合企业发展需求,精准解决企业痛点;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和省有关人才专项,加快引育集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等举措,帮助民营企业吹响人才“集结号”。

图片说明

  广东还将创新产业用地供地方式,加快推行“标准地”供应,引导民营企业改造提升低效用地,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强化数据要素支持方面,广东将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创新推出一批便民利企的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

  广东历来重视企业和企业家。《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支持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在国际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广东民营企业家探索和积累的经验,有助于将来推广复制,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借鉴。”白明认为,《实施意见》有助于推动广东不断厚植新质生产力,形成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的良好生态,持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

  企业追求确定性。但在纷繁复杂世界经济格局下,不确定性就是最大的确定。支持民营经济行稳致远慢不得、等不起。

  广东支持民营经济的一系列“实招”,带来的是市场的韧性和活力,更是民营企业“重仓”未来的信心。

  毕竟,我们都知道,信心比黄金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