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粤教力量 |汉藏情深!粤甘学生千里牵手,亲如一家

时间: 2020-05-26 09:21:23 来源: 本网原创稿
【打印】 【字体: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2017年以来,广东、甘孜教育系统通过打磨品牌、创新方式,推动两地结对学校和师生加强结对交流工作。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开展粤甘汉藏中小学生学习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是广东省对口支援甘孜“十三五”规划的重要项目,是智力援助、教育援助的具体形式,有效促进了粤甘两地学生互动,开拓了粤甘两地师生视野,拓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渠道,形成了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融合、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如今,在雪山深谷、草原林野、城市乡间,民族团结这棵大树已根植于粤甘汉藏师生心中,并结出累累硕果……

做法篇

“手拉手”“心连心”,780名学生来到南粤

在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对口援川有关地市、甘孜州教体局和粤川两省结对学校的精心规划和有序实施下,2017年至今陆续组织甘孜州780名中小学生到广东开展汉藏学生“手拉手”“心连心”交往交流活动,活动主要内容为互送一句话、互赠一个小礼品、进入一个家庭、开展一天体验、留下一次经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参观考察,也有生活体验,还有专题讲座和互动交流,为甘孜学子探索新世界、树立新目标拓宽了渠道、深化了体验,使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汉藏同学都是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份友谊、和谐与团结如涟漪一般层层荡漾开去。

智美广州行,跨越3000多公里的牵手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为进一步拓展广东、甘孜交往交流交融,助推甘孜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让更多优秀师生感受改革开放跳动的脉搏,进一步提高“五个认同”,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广东省教育厅、甘孜州教育局、广州市大艺文化艺术基金会联合广州科学中心、广东省博物馆等组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32名优秀师生,跨越3000多公里“智美广州行”参观交流活动。在参观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学城科学馆、广州大学城、黄埔军校,以及相关学习和交流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甘孜师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改善了跨地域的知识沟现象,拉近了信息和知识的地域差距,为粤甘两地的交往交流交融架设起高效有活力的沟通桥梁。

汉藏家庭结对,共筑粤甘情谊

2019年8月2日至6日,9户深圳亲子家庭受邀前往石渠县9户藏民家做客,体验藏族文化、参观生态农业科技园、相聚草原篝火,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活动。几天时间里,深圳家庭与当地家庭结对子,见证了深石两地人民的深情厚谊。2019年7月29日,“佛山·得荣汉藏亲子家庭结缘之旅”在得荣县瓦卡镇启程。来自佛山的11名中小学生及家庭成员深入得荣体验藏家生活和文化,他们不仅通过代捐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还通过认领“心愿卡”的方式达成了贫困家庭孩子的愿望。8月25日,来自得荣县的10名中小学生来到佛山市禅城区南风古灶,与当地中小学生深入交流,体验佛山传统文化,得荣的小朋友还种下一盆寓意“美好时光”的格桑花,带到了佛山,以表达对佛山援建的感恩之情。

效果篇

交往交流,交心交融

色达县小学学生在广州市海珠区南武小学建队日文艺活动中表演藏族歌舞,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外籍教师身着传统藏装与深圳市、石渠县学生体验英语教学,乡城县城关小学学生与佛山市麻奢小学学生互动体验藏文、汉文书法,甘孜州学子到广东学生家庭体验一日粤式生活并回赠礼物......这一幕幕藏汉学生交往交流的动人时刻,绘制出一幅幅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甘孜州学生在广东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港珠澳大桥、广东省科技馆、花城广场等地标,开拓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心灵冲破一方天地。

共同奋斗,共创未来

“在与静怡交流的过程中,让我学到了她身上的那种当学霸的风范,那种自我相信,努力勇敢的气势。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像她一样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读课外书籍,增长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写作文时学会主次分明,多去努力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更加提升。”这段话是雅江县呷拉镇初级中学学生更灯志玛在和石龙镇第二中学学生杨静怡结识后写下的一段日记。和更灯志玛同学一样,几年来,许多甘孜州学生在同广东省学生接触交流后,在发现彼此闪光点的同时也体察到了差距,并暗自树立下了提升自己,努力学习的目标。

增进感情,手足相亲

粤甘两地结对学校和师生开展的交流活动,无论是结对学校的交往交流、“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还是粤甘两地亲子家庭结对,都有利于进一步增进两地教育对口帮扶感情,有利于在师生心中种下爱我中华的种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两地师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写好汉藏一家亲的好故事。

(广东省民宗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