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40年·统战部长谈】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局长罗力涛: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 统一战线在行动

时间: 2020-09-22 09:19:38 来源: 本网原创稿
【打印】 【字体:

40年砥砺奋进,在中国的南海边绘就深圳经济特区宏图。深圳向东60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这一崭新篇章正在书写。深汕人始终坚持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凝心聚力,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双区”建设贡献统战力量。

滨海智慧新城加速建设,统战工作舞台广阔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为深圳市第“10+1”区,迈入由深圳市直接管理的全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管理体制机制”。近两年来,敢闯敢拼的深汕人闻鸡起舞、日夜兼程,以“深汕加速度”奋力融入深圳一体化发展,按照“一心、两轴、三带、四组团”的总体规划,加速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深汕特别合作区迈过“2019全面履职建设年”,踏上“2020全面履职提升年”,深汕人正一步一脚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也为深汕统一战线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重要机遇。 

凝聚统战力量,汇聚八方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渴求人才的时代,统一战线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深汕特别合作区制定出台专门的人才工作计划,针对各类人才探索更有针对性、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人才工作制度;组织编制《深汕特别合作区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三年内规划建设7万多套人才安居房;积极对接深圳、港澳医疗卫生领域资源,全力打造“学科齐全、医技配套、功能完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研究型、智慧型医院;拓展外联内通,构建交通体系,小漠港码头、深汕西高速、广汕铁路、深汕高铁各项建设顺利推进,区内104条道路同步规划、分步实施。在深汕合作区这座冉冉升起的新城,住房、医疗、交通、教育各方面配套设施正马不停蹄、加速完善。

与此同时,各项统战工作稳步推进。深汕合作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开展统战理论政策学习;按照深圳标准管理全区10个宗教活动场所,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发挥宗教界人士积极作用,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指导帮助全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红罗畲族村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协调发放少数民族大学生助学资金;充分发挥深汕商会平台作用,与113家会员企业建立良性沟通渠道,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支持鼓励港澳同胞、党外知识分子、民营经济人士等各界人士为特区发展建言献策,首次开展市政协委员人选推荐工作,培养提升推荐人选参政议政水平。如今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活力迸发、人气蓬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扎根深汕,统一战线各界人士齐聚一堂,融入新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浪潮。

携手同心并肩奋斗,深汕统一战线不止步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深汕特别合作区一直坚守“双零”底线,合作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主动担当作为,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踊跃加入“四支队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慷慨捐赠防疫物资,积极助力复工复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宗教界人士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15000个、N95口罩10000个;深汕商会会员企业募集捐赠口罩50000个、酒精消毒液3000瓶、84消毒液500公斤、免洗凝胶4000瓶、体温计50支;非公有制企业虹菱电器有限公司捐赠音响200台,用于循环播放防疫宣传录音。

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未来需要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全区人民共同奋斗,每一位深汕人都是逐梦人。深汕统一战线将携手同心,献智献力,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作者: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局长 罗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