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毫不吝啬的教导,让我学到很多新知识,实地参观体验又让我对创新创业有了新的规划和想法。此次活动令我获益良多,收获满满……”民革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办的“新黄埔”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研习营活动刚刚结束,来自中国台湾的刘晋恺同学便发来信息,分享感受、表达致谢。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是民革特色领域。近年来,民革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将传统优势领域与广东中心工作相结合,推出旨在帮助台港澳青年熟悉了解广东创新创业环境的“新黄埔”台港澳青年研习营活动,受到不少台港澳青年欢迎。
自2017年换届以来,民革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在民革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定力、提高能力、增强动力、充满活力”为工作目标,按照“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大调研、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政治共识实现新升华,组织建设取得新发展,履职尽责彰显新作为,社会服务展现新担当,祖统工作开创新局面,谱写了广东民革工作新篇章。
思想政治建设呈现新气象▶▷
引领民革党员矢志不渝跟中国共产党走
五年来,民革广东省委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学习教育,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领民革党员矢志不渝跟中国共产党走。
领导班子带头,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依托常委会议、主委会议、中心学习组学习会议等,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邀请民革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来粤作专题辅导报告8场,承办两期“广东统一战线知情明政大讲堂”。民革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主讲“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下基层报告会50多场,民革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及地市组织主委定期赴各地开展重点专题学习,推动形成领导班子带头学、党员干部主动学的良好氛围。
以重大活动为学习载体,打好主题教育组合拳。组织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纪念民革广东省委会成立65周年等系列活动,扎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同时,建好用好民革党员之家,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截至2022年5月底,全省共建成民革党员之家186个,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此外,进一步深挖孙中山思想和民革党史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每年牵头举办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士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仪式,组织编撰《广东民革简史》《民革前辈与近现代广东》,参与编撰《唯菊与石——何香凝其人及作品选》,持续深化思想传承,教育引领广大党员矢志不渝跟中国共产党走。
五年来,全省民革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布局持续优化。实现民革组织在广东地级以上市全覆盖,基层组织数量较2017年换届前增长37.7%。持续开展示范支部创建活动,25个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示范支部”。建立覆盖省委会、市委会两级组织的内部监督机制,实现市委会监督委员会全覆盖。
履职尽责彰显新作为▶▷
五年来共提交集体提案近200件
五年来,民革广东省委会把参政议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着力打造参政履职重要平台,修订出台专门委员会工作管理条例、参政议政重点课题管理办法等,实施重点课题由民革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领衔、专委会承接的调研制度;成立“三农”委员会,实现专委会在民革三大参政议政重点领域的全覆盖。着力打造新型“智库”,成立由资深老领导领衔的省委会咨询委员会、由党内外精英人才组成的高层协商专家委员会。着力打造横向联系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与省政府有关部门对口联系工作,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交流,如强化与省司法厅的沟通协调,50多名民革党员律师在第十二届省律协及其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任职,彰显了民革特色。
据统计,五年来,民革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率队开展调研100余次,多次与省直部门座谈交流,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民革广东省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各类协商会议60余次,高层协商的建言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不少意见获有关部门吸收采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积极向中共广东省委提交“直通车”信息,其中,《在广东建设“农业特区”试点的建议》有力推动在江门台山建设全国首个“农业特区”试点;《搭建种业科技创新共享平台的建议》获省政府方案采纳,并由民革广东省委会牵头编制《广东省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实现首次直接参与政府部门专业领域工作。
五年来,民革广东省委会向省政协大会提交集体提案192件,其中24件列入省委书记、省长及省政协主席会议重点督办提案,23件集体提案、16件个人提案被评为省政协优秀提案。10件提案被民革中央采纳为报送全国政协的集体提案,其中《关于加快摸清“数据家底”进一步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的建议》首次获全国政协重点督办。两件全国政协委员个人提案荣获“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00多篇,获采用100余篇。民革广东省委会连续5年被民革中央评为参政议政、社情民意信息先进集体。
在涉台参政议政方面,民革广东省委会紧扣海峡两岸以及台胞台青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台胞台青、专家骨干等各方意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实效的涉台参政议政成果。五年来,向省政协大会提交涉台集体提案19件,其中《关于当前对台交流工作的建议》获民革中央采纳。
社会服务展现新担当▶▷
作出广东民革新贡献
五年来,民革广东省委会始终坚持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汇聚全省力量,强化社会服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等一场又一场硬仗中作出了广东民革贡献。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民革广东省委会迅速发出倡议,引领广东民革各级组织、广大党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支持民革党员企业及所联系企业加快研发技术运用到抗击疫情一线,携手高校举办毕业生企业专场网络供需双选会,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组织和党员累计捐款约1246.6万元,捐赠物资价值约4350.7万元,397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坚守一线,305名党员参加联防联控、志愿服务等工作。
尽锐出战,助力云浮乡村振兴。组织开展云浮南药特色产业发展、西江沿江旅游资源等重点课题调研,2件聚焦云浮产业发展的集体提案分别获得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和省市联合督办。先后开展助力郁南县大全村、白木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多方争取资金,支持大全村扩建中心学校、新建幼儿园等,支持白木村实施路灯照明“光亮工程”、提升村党群中心服务功能,建设种有1000多棵银杏树的公益“博爱林”。自2018年活动启动以来,直接帮扶资金达78.4万元,捐赠物资价值约125万元,开展义诊、宣教、普法、培训42场,累计服务2600人次,培训265人次。
在祖统领域,民革广东省委会着力打造“有研习计划、有活动空间、有指导专家、有创新创业基地”的“四个有”祖统工作新格局。推广建设民革“台湾青年之家”,目前全省已建成8家;举办“新黄埔”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研习营活动;建立为台青提供点对点服务的祖统工作专家组;建立首家广东民革“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此外,坚持关爱抗战老兵。2018年启动“抗战老兵关爱行动”以来,全省各级民革组织通过开展寻访老兵、日常资助、医疗救助、临终关怀等形式,持续为抗战老兵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