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阶层代表人士做客人民网《界别圆桌汇》

时间: 2021-11-01 15:55:35 来源: 人民网
【打印】 【字体:

图片说明

  广东省政协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新阶联监事长、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右二),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广州市新阶联常务副会长蒋洪峰(左二),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委员、横琴新阶联会长、珠海小可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左一)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人民网 马晓楠摄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用足用好澳门自由港的有利因素。然而,深水港的缺乏,制约了澳门“自由港”的通商功能。因此,专家建议,在珠海高栏港建设“澳门新港”,结合深水港、澳门自由贸易和横琴的产业空间优势,逐步把“澳门+深合区”建设成为国际航运、贸易、商业、金融中心。

  近日,广东省政协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新阶联监事长、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广州市新阶联常务副会长蒋洪峰,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委员、横琴新阶联会长、珠海小可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就“澳门新港”建设建言献策。

  建设“澳门新港”势在必行

  历史上,澳门曾是有名的通商口岸。但由于没有深水港,如今澳门的口岸功能已经弱化。近年来,澳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大幅下降,远低于我国许多内河港口。

  虽然内地很多港口的吞吐量都已经大大增加,如上海港已成为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但专家认为,澳门仍应该被赋予深水港资源。

  “澳门是‘自由港’,拥有WTO独立成员席位、独立关税区地位、面向欧盟和葡语系国家(总人口约2.5亿)的经贸便利。”李翔说。

  陈利浩也认为,建设“澳门新港”势在必行。“要想用足用好‘自由港’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澳门的通商功能,一定要补上深水港的短板。”

  此外,随着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反补贴、配额等限制会越来越多。要想规避这些不公正待遇,通过独立关税区的转口贸易是最有效的方式。

  转口贸易,指的是国际贸易中通过第三方易手进行的买卖。蒋洪峰提到,香港的进出口贸易中,95%以上都是转口贸易。但从去年开始,美国已暂停给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出口许可豁免等一系列优惠待遇。

  “通过深水港恢复澳门的‘转口贸易港’功能,不但是‘深合区’建设之必需,更是我国‘双循环战略’之必需。这是建设‘澳门新港’的意义。”他说。

  “三位一体”推进新港建设

  “只要有了深水港,就可以解决澳门进出口贸易业等产业的衰退问题了吗?不见得。”蒋洪峰说,“澳门进出口贸易业、航运业等产业和其人才、配套体系基本已是空白。深水港建设,必须要和产业配套相辅相成。”

  针对新港口如何规划,三位专家一致认为,新港的建设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一是澳门已有的自由港资质,二是在高栏港建设“澳门新港”深水港区,三是横琴“深合区”的支撑产业。

  “高栏港距离澳门数十公里,又有‘一国两制’的制度要求。看似规划不合理,其实都有先例可循。”陈利浩说,要知道,上海洋山港港区在浙江舟山,距离上海100多公里;澳门大学曾于2009年在横琴获批1500亩地建设新校区。“可见,在高栏港建设‘澳门新港’,地理和制度上都没有障碍。”

  而在产业配套方面,李翔说,中央对横琴“深合区”建设的要求很明确:不能搞成“注册经济”“总部经济”,而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

  “落地‘深合区’的产业重心,应该放在航运、进出口、贸易、结算上——对比其它自贸区的高新科技产业等,这些才是澳门和‘粤澳深度合作’的独有优势。”她说。

  对此,陈利浩也颇为认同。“可由航运、外贸央企带头进驻横琴‘深合区’:运力和进出口贸易量在澳门新港,相关结算功能在‘深合区’。同时,对“深合区”内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支撑“澳门新港”的业务,视同“境外金融业务”,培育‘深合区’的金融功能。”

  这样“三位一体”发展,就能把澳门的“牌照”优势、高栏的深水港优势、横琴的产业空间优势结合,同时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完善各类服务体系。“一个世界级的经贸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指日可待。”陈利浩说。

  带动“存量”创造“增量”

  毫无疑问,高栏港的“澳门新港”将助力澳门产业发展。但新港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从长远看,它将带动“存量”,创造“增量”,发展澳门的同时发展高栏、横琴、珠海及珠江口西岸,进而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澳门新港’基本不占有高栏港的‘存量’,反而能在带动原有存量的同时,创造新的‘增量’。”李翔说。

  一方面,贸易量增加了,高栏港原有的“存量”就会被赋能、带动,例如,升级港口周边的配套设施,包括仓储、物流、保税等服务。同时,301公顷的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可直接为新港服务。高栏港面向国外,特别是欧盟和葡语系国家的交易运输量,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新港也将为珠海、横琴创造新的“增量”。“‘澳门新港’的支撑产业配置在横琴,航运、进出口、贸易、结算等的巨大‘增量’一定能给横琴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并进一步带动珠海其他区域、乃至珠江口西岸其他产业、行业的发展。”李翔说。

  此外,新港建设还将在探索和国际接轨的制度创新、监管标准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如果将‘澳门新港’的业务视同‘境外金融业务’,就必须有银行和金融机构支撑,从而大力推进‘深合区’外汇管理机制、人民币跨境结算机制等‘一地两制’‘一行两制’等的制度创新和探索。”蒋洪峰说。

  陈利浩说:“以深水港口为基础,联通内外,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制度融合和创新,深合区将立足其独有的资源和优势,有希望成为开辟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窗口。”

  陈利浩:“三位一体”推进“澳门新港”建设

图片说明

  广东省政协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新阶联监事长、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人民网 马晓楠摄

  “‘澳门新港’的建设应该是‘三位一体’的——一是澳门自由港资质,二是高栏的深水港区,三是横琴‘深合区’的支撑产业。”日前,广东省政协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新阶联监事长、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利浩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时表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用足用好澳门自由港的有利因素。陈利浩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赋予澳门深水港的资源。

  “当今世界上80%的货物运输都依靠大吨位船只,但是澳门没有深水港,制约了通商功能,澳门WTO独立成员席位、独立关税区地位、面向欧盟和葡语系国家(总人口约2.5亿)的经贸优势无从发挥。”陈利浩说。

  针对澳门没有深水港这一制约多元化和整体发展的瓶颈,他建议在珠海高栏港规划布局“澳门新港”。珠海高栏港区拥有珠江口西岸唯一的深水建港条件,最南端泊位距离国际主航道仅1海里,目前尚有一半土地及海岸线未开发。

  他认为,首先在已建成的区域调整部分泊位和仓储用地作为“澳门新港”的起步,然后在待开发的岸线开辟专区、建设“澳门新港”主港区,按照“境内关外”的方式管理,或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澳门新港”内实施澳门法律和行政体系。

  有了深水港,没有配套的产业也不成。陈利浩指出,“三位一体”中的产业配套,要在横琴“深合区”这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文章”。

  “让航运、外贸‘央企’带头进驻,吸引港资、外资航运、外贸企业,即可逐步形成、壮大‘澳门新港’的运力和进出口贸易量。”他说。

  此外,他提出,推动和鼓励各类商业银行把相关结算功能配置在“深合区”,对“深合区”内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支撑“澳门新港”的业务,视同“境外金融业务”,培育“深合区”金融中心功能。

  “产业配置的同时,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完善各类体系。这样,澳门自由港的资质、新港的优势与横琴的空间结合,一个世界级的经贸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指日可待。”陈利浩说。

  蒋洪峰:澳门建设新的深水港势在必行

图片说明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广州市新阶联常务副会长蒋洪峰。人民网 马晓楠摄

  “对比我国已有的港口,建设‘澳门新港’优势独特、意义重大。在珠海高栏港建设‘澳门新港’、在‘深合区’内配置产业,都需要由政府主导、各方力量协同。”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广州市新阶联常务副会长蒋洪峰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时表示。

  尽管中国已有很多大型港口,如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华南地区盐田港、南沙港等,但蒋洪峰认为,澳门建设新的深水港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意义,势在必行。

  “首先,澳门是WTO独立成员、独立关税区,也就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所说的自由港。”他说。

  随着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我国面临的反倾销、反补贴、配额等限制越来越多,要规避这些不公正待遇,通过独立关税区的转口贸易是最有效的方式。

  转口贸易,指的是国际贸易中通过第三方易手进行的买卖。“香港的进出口贸易中,95%以上都是转口贸易。但从去年开始,美国已暂停给予香港独立关税区、出口许可豁免等一系列优惠待遇。” 他说,因此,通过深水港恢复澳门的“转口贸易港”功能,是国内其他港口都不能替代的。“这不但是‘深合区’建设之必需,更是我国‘双循环战略’之必需。”

  “澳门新港”意义重大,其规划建设马虎不得。然而,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由于没有深水港,澳门的进出口贸易业、航运业以及相应的金融服务业已经历多年衰退,产业、人才、配套体系等甚至需要“从头再来”。

  因此,蒋洪峰认为“澳门新港”的建设、配套应该是国家行为,由政府主导。一方面,在珠海高栏港规划、建设新港区,需要政府推进;另一方面,港口的支撑、配套,横琴“深合区”内配置、吸引相应的航运、经贸、结算等产业,更需要政府主导。

  此外,推动和鼓励各类商业银行把结算功能配置在“深合区”,也需要国家层面解决外汇管理、人民币的境外结算等问题,甚至可能需要更深层次探索“深合区”外汇管理机制、人民币跨境结算机制的“一地两制”“一行两制”等。“总之,‘澳门新港’的建设一定是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的。”蒋洪峰说。

  李翔:“澳门新港”将带动高栏港“存量”创造“增量”

图片说明

  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委员、横琴新阶联会长、珠海小可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人民网 马晓楠摄

  “建设‘澳门新港’,不仅能够赋能、带动珠海高栏港原有的‘存量’,助力其配套设施建设;还能创造新的‘增量’:大幅增加面向欧盟和葡语系国家的贸易、运输量,并进一步带动珠海其他区域、乃至珠江口西岸其他产业、行业的发展。”日前,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委员、横琴新阶联会长、珠海小可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翔做客人民网广东频道《界别圆桌汇》时表示。

  她指出,建设“澳门新港”,并不是简单地将高栏港划一块给澳门,而是借助澳门“自由港”的独特优势,发展高栏、横琴、珠海。

  “首先我们要明确,‘澳门新港’建设时,基本不会占用现有港区,而是规划建设新港区。因此,高栏港现有贸易、运输‘存量’基本不受影响。”她说。

  而“澳门新港”建成后,将为高栏港创造新的“增量”——将相当一部分原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迁移到高栏港,面向欧盟和葡语系国家的贸易、运输量将有新的突破。

  与此同时,原有的“存量”可以被赋能、带动,助力港口周边的配套设施如仓储、物流、保税服务等发展,301公顷的“高栏港综合保税区”也可以直接为“澳门新港”服务。

  “‘增量’业务中的‘珠海份额’也将是突破性的。”李翔说,“如澳门新港租金、服务费的收入,或争取把澳门新港的GDP按属地统计在珠海等。”

  此外,“澳门新港”的支撑产业都将配置落地于横琴,航运、进出口、贸易、结算等的巨大产业“增量”在给横琴带来收益的同时,将进一步带动珠海其他区域、乃至珠江口西岸地区其他产业、行业的发展。

  “‘澳门新港’带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经贸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不仅推动澳门、‘深合区’国际贸易、运输的发展,还将赋能周边地区产业,有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李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