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理念,切实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工作职责,慎终如始、从严从紧、毫不松懈抓好全市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念好“统”字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督促指导各区宗教工作部门、宗教活动场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部门依法监管、场所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安全生产格局。市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实地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场所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每逢节假日,市、区宗教工作部门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周密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向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通报近期安全形势、防控重点等,指导各宗教场所主动配合属地政府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念好“广”字诀,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宗教工作部门重点围绕《安全生产法》和《消防法》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各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宣传消防知识,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送法进场所”活动,结合专题会议、座谈交流、日常巡查等工作,对宗教界代表人士和信教群众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法制意识和安全观念。今年1月以来,市、区宗教工作部门联合各镇街共派发法制宣传手册1500余份,召开普法宣讲会8场次,面对面开展宣传190余人次。
念好“真”字诀,强化教育培训。压严压实各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联合消防、防疫、镇街等部门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民间信仰场所)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会商提醒,一次检查排查,一次宣传培训,一次灭火演练)。召开专题会议,指导推动各宗教活动场所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和响应工作机制。今年1月以来,各宗教活动场所共组织应急演练24次,开展宣传培训12次。
念好“细”字诀,强化排查整改。充分发挥各级宗教工作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作用,围绕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隐患、用火和易燃品安全隐患、房屋安全隐患、宗教活动安全等6个方面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强化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同时,积极引导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宗教教职人员开展“安全管理啄木鸟”和“隐患排查显微镜”等活动,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针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定期督导落实情况,确保整改到位。市、区宗教工作部门联合镇街,平均每周派出检查组30余批次、检查场所60余处。
念好“严”字诀,强化疫情防控。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落实落细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四方责任”,按照“应接尽接”要求,组织全市宗教教职人员及场所工作人员168人完成疫苗接种;认真落实宗教界日常健康监测,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工作人员全部落实核酸检测“7天2检”,应检尽检率100%;结合实际及时进行疫情防控响应级别转换,精准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防控措施。广泛发动宗教界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今年以来共发动744人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捐赠物资166万余元。截至目前,珠海市宗教活动场所及民间信仰场所持续保持“零输入”“零感染”。
念好“实”字诀,强化工作落实。严格落实“一线三排”工作机制,在全市宗教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以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为抓手,指导珠海普陀寺、斗门金台寺开展自查整改、设施升级、消防培训、应急演练等方面工作,2处寺庙被评定为第一批全省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达标工程示范点。以此为契机,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推广其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宗教场所安全管理水平。将“宗教消防”纳入镇街、社区网格化管理范围,建立健全隐患跟进处理机制,联合公安、消防、住建等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