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23年,广东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增长4.8%,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而其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汕尾市工商联主席、百利食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晋谦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营商环境”等话题带来了提案和建议。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彭晋谦对党中央和广东省委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关心关注感触颇深。“我对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和底气。”彭晋谦在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南方》杂志:作为省政协委员,今年广东省两会您带来了哪些提案和建议?
彭晋谦:今年广东省两会,我带来了《关于规划建设汕尾至梅州铁路并在陆河设站的提案》等提案。
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广东省委在2023年初的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宏伟目标。当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这是汕尾陆河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其次,陆河县是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汕尾市北部,地处河源、梅州、揭阳三地交界,是全省中长期规划中唯一无高铁通过的县。陆河在深圳和汕潮揭两大都市圈“东承西接”的区位条件,受制于较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县域综合竞争力不强、客商投资信心不足。
如果有高铁,一是有利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难题。去年以来,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陆河在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方面再创佳绩,入选全省首批“消薄类典型县(市、区)”。如果能够通高铁,能使陆河县更快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圈,更好地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陆河在“百千万工程”中再创新佳绩。二是有利于挖掘陆河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潜力,兼顾陆丰西南、河西、大安、平东、黄羌等地区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可谓一举多得。
《南方》杂志:面向2024年,您觉得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怎样的底气和信心?
彭晋谦:2023年是极不平凡和充满挑战的一年。2023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广东高规格地召开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2023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各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效率之高、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2023年,广东省除了深圳GDP超过3万亿元以外,广州市GDP也实现了首次超3万亿元,还有佛山、东莞两个超万亿元GDP城市。
在新的一年里,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首先,广东经济基础好、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牢固。
其次,广东产业配套完整,新动能投资不断扩大,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2023年这样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广东继续迈上新台阶,彰显了广东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积极转变。
再次,省委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强粤东西北的发展,将有利于民营经济开辟新市场,创造新机遇。
我对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和底气,广东高质量发展一定会更好!